【编者按】
学经典,贵在追根溯源,返璞归真,从源中得到真知,从“真”中悟出今天乃至今后我们可以吸取的养分。受凤凰网国学频道之“非常国学课”邀约,特级教师、教育部“国培计划”专家、中学语文名师陶妙如开设《妙读诗经》连载专栏,包括爱情、战情、孝情、颂情、离别、发泄反抗、自然背景、守业、创世等系列解读,用“一诗(文)一本一时代”或者“一诗(文)一人一朝代”的思路,引导大家读一篇翻一本品一个时代。书要浸读,方可悟得,不求数量,只求读懂、读通、读活。
【妙读诗经·战争篇】
战术已难运用于今日,战略却具有永久的价值。
——题记
申包胥哭乞秦师
在《左传》鲁定公四年(公元前506年)记载中有这样一段话:
初,伍员与申包胥友。其亡也,谓申包胥曰:“我必复楚国。” 申包胥曰:“勉之!子能复之,我必能兴之。”及昭王在随;申包胥如秦乞师,曰:“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,虐始于边楚。 寡君失守社稷,越在草莽,使下臣告急曰:‘夷德无厌,若邻于君,疆场之患也。逮吴之未定,君其取分焉。若楚之遂亡,君之士也。若以君灵抚之。也以事君。’”秦伯使辞焉,曰:“寡人闻命矣。子姑就馆,将图而告。”对曰:“寡君越在草莽,未获所伏,下臣何敢即安”立,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。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
伍员和申包胥是好朋友,伍员对申包胥说,他一定要颠覆楚国。申包胥回说:努力吧,你能颠覆他,我就能复兴他。
鲁定公四年(公元前506年),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大将军,伍子胥为副将率军攻陷了楚国的首府郢都。楚昭王跑到随国避难,楚国大夫申包胥到秦国求援。申包胥在言辞无法说动秦国国君之时,采用痛哭绝食之招,“立,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七日”。秦哀公被感动,赋《无衣》,申包胥连着磕了九个头。秦师出兵救楚。
申包胥哭乞秦师,秦哀公为何会赋《无衣》?因为申包胥的爱国赤诚激发了他的同仇敌忾之感。
最早的军歌《秦风·无衣》
秦风·无衣
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
谁说没衣?与你同袍。君王兴师,修整戈矛,与你同仇。
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作!
谁说没衣?与你同衣。君王兴师,修整矛戟,与你一起。
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!
谁说没衣?与你同裙。君王兴师,修整甲兵,与你共进。
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,战前动员和战后表彰,使士气窖藏形成一种精神,而军歌是打开窖藏,发酵士气的催化剂。那些脍炙人口的军歌,每每读来,总会令人情绪激荡,仿佛眼前浮现出那驰骋疆场的将士踏着鼓点,合着号声冲锋陷阵的搏击场景。
军歌是唱的,结构简单,重章叠句;用语简单,意义递进;创作奇特,内容多是一种行动一种状态的呈现,唱着唱着脑子里目标就单一了,心就澎湃了,行动就开始了,一往无前的阵势就出来了,且势不可挡。《秦风·无衣》无疑就是这样一首军歌。
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。第一句“岂曰无衣”,似自问,似反问,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,仿佛在人们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,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:“与子同袍!”“与子同泽!”“与子同裳!”
开唱矫健,简短有力,力量汇成河,滔滔不可挡。
第二语言富有强烈的追随感、动作感:一句“王于兴师”承,三章齐接:“修我戈矛!”“修我矛戟!”“修我甲兵!”仿佛看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、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。
第三,重叠复沓,每一章句数、字数相等,这相同的结构意味却不简单、重复却不机械,而是章章递进,推进发展。
首章结句“与子同仇”,是情绪的酝酿,是方向的把握——共同对敌。
二章结句“与子偕作”,是行动的开始,是战术的引导——协同作战。
三章结句“与子偕行”,是决战的号令,是战略的把控——一往无前。
《无衣》是一首“音诗舞”的完美组合。你看,配乐的韵律加上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紧密结合在一起,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,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。
短短的诗歌,是无法将想要表达的充分表达的,正如《毛诗序》所言:“情动于中而行于言,言之不足故嗟叹之;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;咏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。”
《无衣》这首最早的军歌,无疑也给后世今朝军歌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地长久的影响。
文字的感染力是静态的,细微的,隐蔽的,个我的,而一旦发之于声,形之于舞,则会形成动态的,宏大的,外显的,集体的澎湃的力量,而这种力量会赋予军队更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所以有战斗力影响力的军队必有其军歌。它们简洁通俗有力,让士兵心有所向,情有所系,行有所依。
我们唱唱——
《义勇军进行曲》
作词:田汉
作曲:聂耳
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
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!
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,
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。
起来!起来!起来!
我们万众一心,
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
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
前进!前进、进!
方向明确,矫健有力,营造了众志成城,无坚不摧、所向披靡之势。
军歌的创作要集音诗舞一体,才会将声音凝聚成一缕能穿透一切障碍的力量。
虽时隔数千载,其理则同,一首经典的军歌一定是集时代感、现场感和行动感于一体的。在时代感中体现使命,在现场感中感受氛围,在行动感中统一目标,从《秦风·无衣》到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概莫能外。
简说《秦风·无衣》的背景
《秦风·无衣》的背景说法较多。
【说法一】为父复仇说
公元前825年(周宣王三年),因西戎(中国古代西部部族的统称)长期威胁西周王朝的西部边境,周宣王任命秦仲(秦国国君)为大夫,命其带兵征讨西戎。公元前823年(周宣王五年),秦仲战败身亡,周宣王召见秦仲的五个儿子,给他们七千兵卒,命令其讨伐西戎。在兵力不足,给养不足的情况下,不足万众的秦人勇猛顽强,力克西戎十几万大军,平定了西部边境。
【说法二】秦国救周说
据今人考证,秦襄公七年(周幽王十一年,公元前771年),周王室内讧,导致戎族入侵,攻进镐京,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,秦国靠近王畿,与周王室休戚相关,遂奋起反抗。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。
【说法三】民歌演变说
《秦风》是秦地的民歌。秦地在现在的陕西中部、甘肃东部,秦人在商周时代与戎狄杂处,以养马闻名,以尚武著称。当时的秦人部落实行的是全民预备役兵制。成年的秦人男子,是自己有战袍、戈矛的,只要发生战事,他们就一呼百诺,紧跟出发,团结友爱,协同作战,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。
【说法四】秦国救楚说
《左传》鲁定公四年(公元前506年),“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”。
种种说法各有其理由,但无论如何,《秦风·无衣》肯定经历了个性创造与集体智慧的双重加工,正如所有振奋人心的歌曲一样,也都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升华。这种升华它是将人心中对家国的守护,对亲人的照护的唤醒,从而形成一支军队,一个民族最简单纯粹而最持久的力量。
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应该是第三种说法,而第四种说法在历史的时间上、诗歌所写的内容上都有牵强之嫌。申包胥哭乞秦师,秦师是帮楚国打仗,所呈现的状态与气氛与《秦风·无衣》所呈现的不协调。“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”,此处的《无衣》会不会是《秦风·无衣》的同题异制呢?
战争之外:《诗经》中同题诗《唐风·无衣》
唐风·无衣
岂曰无衣?七兮。不如子之衣,安且吉兮。
岂曰无衣?六兮。不如子之衣,安且燠(yù )兮。
谁说没衣?七件。不如你做的,舒适美观。
谁说没衣?六件。不如你做的,舒适温暖。
声音不同,所呈现的力量也不同,有的声音让人沸腾,有的声音让人宁静,沸腾是张力,而宁静是定力。与《秦风·无衣》中剑拔弩张、同仇敌忾的战争氛围不同:《唐风·无衣》所呈现的是一种温馨琐细的生活日常,选诗者可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含蓄地告诉我们:战争之外是生活,战争之后是和平。
(来源:凤凰网国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