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>文化热点>>知否知否>>正文
文化热点

春秋大宴:宋代大型官方宴饮都吃什么玩什么?

2019年11月25日 15:13  点击:[]

 国家大宴,是宋代官方宴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宋制,尝以春秋之季仲及圣节、郊祀、籍田礼毕,巡幸还京,凡国有大庆皆大宴。”国朝大宴即由春秋大宴、圣节大宴和饮福大宴三个宴会组成。国家大宴是宋朝规模恢宏、陈设华美、礼仪繁杂、人员众多的政治色彩明显的大型宴饮活动,君主和中高层官员同时预宴,外国使臣也随之同预,为朝野内外所瞩目。

 一、宋代春秋大宴举办的时间

 春秋大宴,顾名思义,是春秋之季举行的国家大型宴饮活动。

 关于春秋大宴举行的具体月份,史书载其为“春秋之季仲”,即农历的二月与八月。实际上据现存史料的诸多记载,春秋大宴在具体举行的日期上,非局限于史书所规定的农历二月和八月,农历三月和九月也时有举行。故而,春秋大宴的含义因时间上的变化需要一个全新的界定。

 春秋大宴,应是宋朝每春秋季节(农历二月或三月、八月或九月),皇帝赐宴臣僚、外使可并预的以君臣宴乐为主的大型官方宴饮活动。

 宋代春秋大宴,由春宴与秋宴两部分组成,秋宴在宋朝首次举行的时间略早于春宴。唐代即已出现“秋宴”一词,诗人白居易曾在《苦热喜凉》中提及秋宴一事:

 经时苦炎暑,心体但烦倦。白日一何长,清秋不可见。岁功成者去,天数极则变。潜知寒燠间,迁次如乘传。火云忽朝敛,金凤俄夕扇。枕簟遂清凉,筋骸稍轻健。因思望月侣,好卜迎秋宴。经夜无客来,引杯还自劝。

 诗人以秋凉身寒、望月思友,感叹身单寂寥、无知己好友共话秋宴,只能引杯自酌、凉无限。由此而见,在唐朝人的世界里,“秋宴”概指个人在秋季置办的小型宴饮活动,或作家宴,或宴请宾朋,仍属私宴范畴,与官方宴饮活动的概念截然不同。

 二、宋代春秋大宴制度的发展

 秋宴作为古代社会官方宴饮内容而存在,始于宋王朝时期。建隆元年(960 年)八月,宋太祖大宴广德殿,“太祖朝,长春节二月,故止设秋宴。此盖其始也。”

 宋太祖设秋宴,首宋代秋宴发展历史的序幕,此后秋宴便一发不可收拾,频频现于宋太祖朝:“开宝三年、五年、六年、七年、八年,并设秋宴于大明殿。”备受宋太祖亲睐的秋宴,以披荆斩棘之势迅速登上天水一朝的历史舞台,为世人所瞩目。

 与秋宴的轰轰烈烈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春宴的相对沉寂。这是由于宋太祖长春节(二月十六日)寿宴与春宴的举行时间相撞,圣节大宴的重要性远胜于春秋宴,只能选择将春宴搁置不行。故宋太祖在位时期,是秋宴独放光彩的时代。

 春宴,与秋宴一样,在宋代以前同样以私宴的性质而存在。赵匡胤建宋代周后,春宴即以春季筹办的国家大型宴饮活动迈入宋代官方宴饮制度行列,以“国宴”的规格与昔日民间“春宴”身份相区别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 年)九月,“大宴大明殿,春宴自兹始也。”

 春宴的产生应当庆幸赵匡义与其兄赵匡胤生日的季节差别,导致其不再因客观原因而遭搁浅,以完整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,从而打破了宋太祖一朝寂寥沉默状态。

 太平兴国后,宋朝“止设春宴”,历史的巧合再次出现,春宴刚刚崭露头角,秋宴即遭搁浅,无法继续自身的辉煌。且秋宴暂免的因由与春宴完全类同,乾明节寿宴因宋太宗的诞日(十月七日)在十月份举行,与秋宴碰期。故宋太宗朝,只设春宴,不置秋宴。

 宋太祖、宋太宗两朝因圣节大宴与春秋大宴相冲突的缘故,春宴与秋宴在建国初期未曾同时登上历史舞台,这一宴饮缺憾在宋真宗时期得以弥补。

 咸平三年(1000年)九月,“大宴含光殿。真宗朝,圣节外始设春秋二宴,自此为定制。”

 三、春秋大宴的衰败

 春秋大宴顺利度过储备期,成功转入发展期,以完整的姿态与圣节大宴并行而立。

 春秋大宴正式成为宋代官方宴饮制度的独立组成部分后,蓬勃发展、势态傲然,历经宋真宗、宋仁宗、宋神宗、宋哲宗四朝的不断发展、充实,于宋徽宗朝时渐趋完善。但盛极而衰的历史定律再次发挥效用,随之北宋末年国势衰微、战乱频繁,依附于治世而生存的春秋大宴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。

 历经重重劫难建立起来的南宋王朝,偏安一隅、挣扎生存。政治上的窘境、军事上的退败、经济上的拮据,加之外交上的妥协,使飘摇动荡的偏安政权再无心力置办春秋大宴那般规模宏大、华丽壮硕的大型宴饮活动。史载:“大宴、曲宴之设,自建炎迄今,虽未尝举行,然有宴殿不用文绣之诏与閤门所修仪注,既不指其为某事宴,则亦不可不附于杂录以见焉。”

 虽对南宋大宴、曲宴的论述虽不确切,如圣节大宴在南宋依然存在,曲宴也以其丰富的内容、多样的形式依附于南宋王朝,但该史书的如此论断也透出后世对南宋所设宴会的轻视态度,早已非昔日繁华盛宴。

 其中史书所疑惑“宴殿不用文绣之诏与閤门所修仪注”之事,盖指宋高宗绍兴十三年(1143 年)的两则诏令:“三月三日,诏宴殿陈设止用绯黄二色,不用文绣,令有司遵守,更不制造。五月,閤门修立集英殿大宴仪注。”

 既然对国宴场所集英殿的装饰与仪注加以规定,则表明国家大宴仍于集英殿举办。宋孝宗乾道八年(1173 年),史书有载:“自是惟正旦、生辰、郊祀及金使见辞各有宴,然大宴视东京时亦简矣。”则表明南宋所举办的大宴已早非北宋时期的宴会,而春秋大宴已不在南宋所谓的“大宴”行列,《宋史》的这则史料直接证实春秋大宴在南宋时已不复存在。

 庆元年间赵师葺奏请所行的春宴于寒食节前开始举办,宴会地点在西湖行舟之上,受空间的局限,宴会逐日分批次的宴请臣僚。

 西湖舟船上的“春宴”,与北宋时期“春秋大宴”的宴请方式、地点、规格等诸方面迥然不同,似曲宴规格,而非国家大宴。更为重要的是,史料中明确指出该宴是承“唐曲江之遗意”,虽是仿效李唐王朝那样曲江游船宴请朝臣以宴,却仍沿用北宋春宴之名,不知是否还饱含着南宋士人对北宋故国盛宴的一份追忆之情。

 但即使是如此小规模的宴乐活动也仅是昙花一现、流星一闪,存在不过十年便因战乱与扰及百姓而戛然而止。南宋衰弱的国势和饱受边境困扰的历史环境,早已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能力举办锦上添花般的规模恢弘、壮观华丽的大型宴会,其衰败之势自是不言而喻。

 总而括之,春秋大宴是赵宋王朝典制规定的春秋季节君赐臣预的大型宴饮活动。秋宴名目确立于宋太祖建隆元年(960 年),春宴名目确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春秋大宴于宋真宗咸平三年(1000年)成为完整的官方宴饮制度,历经宋仁宗、宋神宗、宋哲宗三朝的发展,至宋徽宗时期走向辉煌,北宋末年走向衰落,最终消逝于人类历史长河中。

(来源:野谈历史)


上一条: 汉朝“私学”“官学”有何区别 仅是公立私立之分?
下一条:除了砸缸,司马光还做了什么?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