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>文化热点>>四时变换>>正文
文化热点

冬至大如年

2019年12月27日 11:29  点击:[]

“冬至”和“夏至”一样,不能望文生义,“至”不是到了意思,而是极致、极限的意思。冬至不仅是节气,也是一个节日。冬至也叫小年、亚岁、冬节、长至节、数九等。

  我们常说“冬至大如年”,冬至曾经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传统节日。

  早在2500年前,人们就用土圭测定了冬至。地理课上没睡觉的同学都知道,冬至这天,北半球昼最短、夜最长,因而“阳气最衰、阴气最重”。过了冬至,阳气就慢慢回升了。

  

  

   01

   …

  《汉书》说: 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……”在古代,人们认为冬至之后,阳气渐起,代表新一轮的循环开始,所以,冬至被人们当成新年来庆祝,像祭祖、家庭聚餐这些活动都曾是冬至的内容,只是后来被春节抢去了。 冬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,它来头不小。 在秦朝,冬至就是实际上的“春节”。 在汉代,朝廷会放假休息,百官“安身静体”。 唐代之后,冬至节日就成了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……如今呢,冬至弱化了,成了“吃饺子”的日子! 冬至,是节日,它也是“数九”的起点。 关于“数九”,民间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: 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和六九,沿河看杨柳,七九河冻开,八九燕子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 ”

  

  

   02

   …

  在天寒地冻的冬至,出门又不方便,我们干点什么好呢? ——当然是吃! 对于吃货来说,没有什么比吃好吃的更能御寒的了。在冬至这么重要的日子,不把祖国大地上的节气美食吃个遍,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心肠?

  已是寒冬腊月了,各地都有什么美食?—— 请竖起耳朵听好:有——北方水饺、潮汕汤圆、东南麻糍、台州擂圆、合肥南瓜饼、宁波番薯汤果、滕州羊肉汤、江南米饭、苏州酿酒…… 说到吃,南北有别。冬至时节,我国北方吃饺子;南方则吃米团、长线面、汤圆、南瓜。俗话说,好吃不过饺子,冬至到了吃水饺,吃了水饺,好睡觉。

  

  

   03

   …

  冬至要吃水饺,我们都知道,但为什么要吃水饺不吃别的,据说跟“医圣”张仲景有关系呢! 请听我娓娓道来: “医圣”张仲景,是东汉医学家,医学经典《伤寒杂病论》的作者。 相传,公元196年,张仲景被派去长沙任职太守。

  东汉时,战乱频繁,贫穷苦多。 为了给百姓治病,张仲景把衙门变成了诊所,每月初一、十五大开衙门,不问政事,专心治病,他亲自坐在大堂上,给求医的百姓诊治。 这样的举动让百姓很感激,“坐堂大夫”张仲景一时传为佳话。

  当时朝纲不正,朝廷腐败。 心灰意冷的张仲景气愤地辞了职。 还乡路上,恰逢大雪纷飞,张仲景行至南阳白河两岸,见乡亲们面黄肌瘦、衣不遮体,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。 问询之后才知道,当地正流行伤寒,病死许多人。 见民生疾苦,张仲景很痛心,他下定决心救治这里的人。

  

   04

   …

  于是,他吩咐弟子在南阳东边搭建医棚,架起大铁锅,弟子们把羊肉和祛寒药材放锅里熬煮,煮好后,再捞出来切碎,用面皮包成一个个“娇耳”,再下锅煮,熟了后分给病了的百姓: 每人两只“娇耳”,再给一大碗汤。 分“娇耳”这天正是冬至。 得伤寒的人吃了娇耳和汤后,都觉得浑身发热,血液通畅、两耳变暖。 又继续吃几天后,得伤寒的人都痊愈了。 效果如此显著,“吃娇耳能防冻”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。 后来,人们为纪念张仲景,每逢冬至,家家户户仿照“娇耳”的样子包饺子来吃。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我们常见、常吃、爱吃的美食——饺子! 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,我们打心底里喜欢这暖烘烘的食物,觉得饺子真的有那么神奇的效果,而且这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,更是因为家人相聚。

(来源:有礼有节微杂志)

上一条:秋分丨昼夜均,寒暑平,正是一年最美时
下一条:大雪至,寒冬始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