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公历6月下旬,芒种过后,夏至接踵而来。大自然用微小的变化演绎着时间的“匆匆脚步”。凉爽的清风、和煦的阳光渐渐离我们远去,取而代之的是光线对皮肤的烧灼感和空气中愈演愈烈的潮湿闷热。骄阳下,草木繁茂,城市中依旧车水马龙。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已经缓缓拉开了帷幕。
夏至日,太阳走到黄道的最北端,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最长的一天,此时万物壮大繁茂至极点,阳气也到达极致。夏至日后随着日照时间渐短,阴气开始慢慢生发。因为正好在这天阴气初动,所以夏至又称“一阴生”。
物候的变化也反映了阴阳的博弈。我们将夏至十五天分为三候。“一候鹿角解”,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,所属阳。夏至日阴气始生而阳气始衰,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。“二候蝉始鸣”,雄性的知了在夏至日后因感阴气之生,便鼓翼而鸣。“三候半夏生”,半夏是一种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。可见随着炎热的仲夏到来,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,而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。
祭地祭祖
地坛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,依“南乾北坤”之说,与天坛遥相对应。明清两代帝王每逢夏至这天,便率领众臣到此进行祭地活动,企盼在帝王的统治下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在古人看来,夏至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气那么简单,而是阴阳升降、天道循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而他们对夏至的重视,也体现了其尊重自然、敬畏自然、天人合一的淳朴思想。
夏至除了祭地,很多地方的人们还会祭祖。中国人其实是特别讲究对祖先的祭祀,因为要慎终追远,在很多的节日节气里面都讲究祭祖。夏至日时也有祭祖的习俗,当这些新鲜的食物下来之后,活着的人不是自己来享受它,而是和祖先来共享。
食俗
不过时至今日,祭祀的习俗已被渐渐淡忘,但夏至阴阳相生相克、相互转化对人们食俗的影响依旧延续至今。夏至这天南方人要吃馄饨。“馄饨”与“浑沌”谐音,吃馄饨有打破混沌,开辟新天地的寓意。
夏至这天,还有的地方会吃面。因为夏至之时,新麦刚刚收获,新面产出,人们也想尝尝鲜。闷热的天气来碗过水面条,再配上爽口小菜,既增加食欲又解暑。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最爱吃槐叶冷淘面,还曾在《槐叶冷淘》 一诗中吟咏:“青青高槐叶,采掇付中厨。新面来近市,汁滓宛相俱。人鼎资过熟,加餐然欲无。”
夏至节气,气温“蒸蒸日上”。人们的心情难免会感到烦躁焦虑,同时处于阴阳交替的时节,人们更容易受各种疾病困扰,所以夏至节气的养生要注重保护阳气。人们食欲也会明显下降,消化功能相对较弱,即所谓的“苦夏”。因此中医讲究夏至养生应着重健脾养胃,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,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。往往夏季养生首谈清热,但是“夏月伏阴在内,饮食不可过寒”,西瓜、绿豆汤、酸梅汤虽为清热消暑之佳品,但不宜大量冰镇食之。此时早、晚喝点粥,如绿豆粥、莲子粥、荷叶粥等,既能生津止渴,又能补养身体,助阳气。
(来源:央视科教)